命理

【五行的形】五行的形狀 |對萬事萬物的取像比類 |金木水火土的相貌 |

五行涵蓋了世間萬物的種種特性,所以萬物也均具有五行的內涵之意,在這形形色色的世界中,除了“色”(顏色)之外,“形”也具有五行的內涵,即不同的形狀都有其五行屬性。這次就帶大家分享一下五行所對應的形狀以及背後的原因。

1、五行的形似

首先五行分別對應以下形狀:金為圓形,木為長方形,水為曲線形,火為三角形,土為正方形。

五行對應的形狀

那為何五行是對應以下這些形狀,而不是別的呢?既然作為形狀,那就是外形樣貌,與五行聯繫起來的話就是五行的外形形狀,所以五行的形狀最明顯的來源就是五行本身代表的事物的形狀:金為圓形,古代金屬製品中,圓形物體佔比很高,比如金屬鼎、鏡子。木為長方形,樹木砍下後製成的圓木從側面看就是長方形的,同時種植有植物的田壟也是長方形。水為曲線形,水中的波浪以及水面的漣漪都是曲線。火為三角形,火把燃燒的時候下寬上窄,為三角形。土為正方形,山石方正、宅院方正,這些都是土的意象。

除此之外,五行的含義也與五行的形狀有關。金為從革、剛柔,圓為曲線為柔,同時圓又是抗壓能力最好的結構,為剛。木為生髮生長,長方形重在長,長為源遠流長,是生長之意,長方中的方是面積的生長,從小變大為生髮。水為潤下、含蓄,曲線形就很好的體現了水之柔潤。火為炎上、變動,三角形的三個尖角突出了向外沖和變化的力量。土為承載收納,正方形是具有端正穩固且面積大的特點,能穩定地容納更多的東西,符合土的特質。

五行的形似

2、圖形性質與五行關係

形狀由線和麵構成,那麼圖形的性質就從線和麵兩個角度分析,其中線分曲直,面分大小。在這裡線的曲直由整體圖形的圓滑度決定,而整體圖形的圓滑度則由(圖形面積/其外接圓面積)衡量,其中(圖形面積/其外接圓面積)數值越大圓滑度越高,也就說明此圖形越接近於圓形,整體越呈現曲線,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外接圓面積一定;而面的大小則通過單位周長下圖形的面積大小衡量。為了方便稱呼,線的曲直在後文中就用曲化(更曲線)和角化(更直線化)來表達;面的大小就用擴張(面積更大更飽滿)和收縮(面積更小更癟)來表達。

圖形的性質

首先在五行相生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變成對應的圖形就是:長方生三角,三角生正方,正方生圓形,圓形生曲線,曲線生長方。在相生的過程中,長方生三角(木生火)的過程是角化和收縮;三角生正方(火生土)的過程是曲化和擴張,正方生圓形(土生金)的過程也是曲化和擴張;圓形生曲線(金生水)的過程是曲化和收縮;曲線生長方(水生木)的過程是角化和擴張。

而五行所對應的四象分別為火(太陽)、水(太陰)、木(少陽)和金(少陰)。在生火和水的過程中都是收縮,又因為太陽和太陰分別代表陽極和陰極,極為極端,所以生極的過程中就會伴隨變化速率的下降;而生金和木的過程中都是擴張,而少陽和少陰則代表陰陽轉換的過程,所以這個過程中會伴隨變化速率的上升。所以擴張(面積更大更飽滿)和收縮(面積更小更癟)這兩個概念就對應著陰陽能量的變化速率。

而在木生火和水生木的過程中都是角化,這個過程是分別是五行中生成陽能量最高的火的過程和陰能量最高的水的主動生髮過程,是一個生陽能量的過程[3]。而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過程中都是曲化,這個過程分別是五行中生成陰能量最高的水的過程,陽能量最高的火的主動生髮過程[3],而火生土和土生金,則可以看作太陽生少陰(火→金)的分步過程[2],性質是類似的。所以曲化(更曲線)和角化(更直線化)這兩個概念就對應著更大的陰能量和更大的陽能量。

五行相生相剋

形狀五行的相生相剋

然後我們再看五行相剋,五行中角化程度最高是火(三角形),其中與火呈相剋關係的金(圓形)和水(曲線形)均為曲化程度高的圖形;土(正方形)為方正之形,與土(正方形)呈相剋關係的水(曲線形)和木(長方形),則是不方正、不飽滿的圖形;圓形則代表著無棱角且擴張程度最高,所以與金(圓形)呈相剋關係的火(三角形)和木(長方形)皆為棱角度和收縮度均較高的圖形;水所對應的曲線形為五行中唯一一個不具備面積的圖形,曲化程度和收縮度均較高,那麼與其相剋的火(三角形)和土(正方形)就分別是角化程度和擴張度均較高的代表。所以五行相剋關係在形狀上的體現就是圖形性質的對立。

相剋

綜上所述,五行所對應的圖形在線與面兩個層次上具有曲直、大小的性質,且這些圖形的性質能合理地與五行生剋關係相對應。說明五行的形狀不僅與五行的具象形似,還與五行的性質及意義一致。

3、小結

五行的形狀內涵博大精深,金圓、木長方、水曲線、火三角、土正方不是隨隨便便的組合,而是建立在五行含義的形似基礎上的邏輯吻合。這種邏輯吻合在圓、長方、曲線、三角、正方的圖形性質與五行相剋關係上得到了體現。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深瞳印象 2022-10-01 21:33:00

網易體育 2022-10-01 15:40:02

瀟灑弟 2022-10-02 02:28:09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2-10-02 08:17:07

工長資訊通 2022-10-02 09:08:25

毯叔盤錢 2022-09-28 18:56:11

檸重 2022-09-29 08:04:56

橋北羅哥 2022-10-02 08:50:18

陪孩子一起成長 2022-10-01 23:52:11

環球時報國際 2022-10-01 22:17:30

哨所 2022-10-02 09:21:10

檸重 2022-10-02 10:16:54

艾尚說社會 2022-10-02 08:55:37

花小牛熱點追踪 2022-10-02 07:32:28

蝸牛研究僧 2022-10-02 07:28:22

Lisa商業觀察 2022-10-02 03:31:21

樞密院十號 2022-10-02 07:15:03

體壇瞎白話 2022-10-02 09:08:10

看了阿嬌歐颯 2022-10-02 03:36:47

君君的零食屋 2022-10-01 17:36:50

東球弟 2022-10-02 09:05:49

財聯社 2022-10-02 11:14:28

其中,家具擺放位置跟座向會與風水有關以外,家具的形狀也與風水中的五行息息相關;什麼樣的形狀配上什麼樣的顏色,都是能讓財運與運勢上一帆風順的關鍵。

木=長方形

火=三角形

土=方形

金=半圓形

水=圓形

再來就是要靈活運用五行與形狀的原理。例如,每個人家裡都有衣櫃,而大部分都是長方形的木衣櫃,這種長方形五行屬木,因為「水木相生」、「木火相生」,以五行顏色來看,適合擺放藍、紫、黑、紅等顏色的寶石,能夠互相提升能量。

再舉個例子,有些人家裡會擺圓形魚缸,圓形容器五行中屬金,因為「土金相生」,在魚缸中擺放銅板可增加財運,達到聚財的效果。

也有些人對於房間形狀會有些疑慮,如果房間不方正在風水上會有影響嗎?謝沅瑾老師解釋,房間不方正沒關係,只要不要有缺角就可以了。但如果太不方正,或天花板傾斜如閣樓式的房間,在裡面很容易有壓迫感,也會因為高度導致房間溫度不一樣而容易生病。

不同房子或房間的形狀也會有以下不同的影響。

五行是戰國政治學的一種哲學系統,戰國儒家把宇宙萬物根據其特徵劃分成火、水、木、金、土五大類(七政的次序),統稱“五行”。五行並非指具體的五種單一的事物,而是對宇宙間萬事萬物的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

如果說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那麼五行可以說是一種源自政治的哲學思想。 《尚書》學派認為,大自然的現象由“火、水、木、金、土”這五種氣的變化所總括,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

五行和陽陰學說一樣,作為漢文化的重要成分,涉及到中醫學、堪輿、命理、相術和占蔔等方面。

目錄

出處及本義編輯

現在說火水木金土的五行者,一般上溯至西漢時期《尚書‧洪範》: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
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副所長陳久金在關於彝族十月曆的研究基礎上,梳理大量相關古代文獻,得出“五行即五時”的結論[1],五行即古人說的五時、五節、五辰,本是季節、節氣的概念[2]:

五行中“行”字的涵義是行動,而不是物質,五行就是五種不同氣的運動,而氣即指節氣。由此可見,五行原來的意義是天地陰陽之氣的運行,亦即五個季節的變化。 ……
早期的五行決不是單純地指五種物質材料,也不是指一種抽象的哲學概念,而是指一年中的五時或五季。四時之說是後起的,在此之前只有五行而無四時。這說明在上古時代曾經存在一種一年分為五時或五季的曆法系統,即十月太陽曆。 [1]

關於《洪範》五行,有學者質疑,若“初一曰五行”之“五行”系曆法含義,則其與後文所敘歲、月、日、星辰、歷數的“次四曰協用五紀”有衝突,即“九疇”中“五行—五紀”兩疇有重疊,故《洪範》後兩“五行”當全為五材義而用字非“五材”。 《洪範》“初一曰五行”之“五行”,係由“五材”所訛,秦漢時鄒衍式金木水火土五德說已氾濫成大思潮,《尚書》在傳抄中發生“五材→五行”之改奪亦屬可能。 [4]

歷史編輯

中國戰國末年,已經有了一種五材說。從《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和《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到《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的記載,開始把五行屬性抽像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

在戰國晚期鄒衍提出了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用來說明王朝統治的趨勢),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自發地體現了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及其整體把握的思想。就在東漢以後,《內經》把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篡改了春秋時代已經存在的四行學說。這對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荀子將子思和孟軻的學派統稱為五行,並加以嚴厲的批評[5]。 1998年9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龐樸根據馬王堆帛書和郭店楚簡的內容研究指出,子思所謂五行指的是“仁義禮智信”[5]或“仁義禮智聖”這五種德行;這五種德行,後來又合稱為“五常”[5]。

漢代思想家董仲舒認為,木代表仁、火代表禮、土代表信、金代表義、水代表智。

中國哲學史上的五行思想類別,綜合列舉如下:

五行模式編輯

五行可分為生剋五行和五方五行兩種模式。

五行以“比相生、間相勝”的原則形成生剋五行模式。因兩兩之間總會存在“相生”或“相剋”的關係,故五行之間無主次之分,地位對等。

戰國時代齊國人鄒衍發展了陰陽學派,並提出王朝更迭與五行生剋循環之間的聯繫。鄒衍將“五行”推演為代表王朝運數的“五德”,認為五行的循環不僅代表著季節的更替、更是預示著王朝的興衰與更迭。鄒衍將從黃帝到夏、商、週之間的所有朝代更替都解釋為五德的循環相勝,認為當一個新的王朝即將興起之時,上天必會降下與代表著新王朝德運的瑞應徵兆,以預示著舊王朝的謝幕和新一輪王朝循環的開啟。例如,當殷商的金德式微,姬週的火德興起之時,鄒衍如是描述上天的瑞應:

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週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 [6]

以鄒衍的五德說來論證王朝正統性的傳統濫觴自秦朝。據《史記·封禪書》記載:“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龍自然是帝王的象徵,而黑色則是水德之色,由是太史公雲“此其水德之瑞”。由於週居火德,根據鄒衍的理論推演,水克火,秦居水德恰好印證了秦將代周而得天下。據《始皇本紀》載,為了宣揚新朝的德運,秦始皇登基改元後立即宣布改服色為黑,由是“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

秦亡漢興後,雖然新興的漢王朝沿用了五德理論來解釋其王朝正統,但朝野之中對漢朝究竟當居何德運、尚何服色一直爭論不休。高祖建國之初,曾宣布漢承秦之水德、尚黑色。但以公孫臣等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宣布漢當居克秦之水德的土德。雖然此提議遭到了丞相張蒼的反對,但到了武帝太初元年,漢朝終於改朔易服,宣布漢居土德、尚黃色。而到新莽代漢之時,劉向、劉歆父子的新五德說盛行,不但推翻了鄒衍建立的從遠古到週的王朝德運次序,更是提出了新的王朝德運理論:新王朝的德運當由舊王朝所生,而非舊王朝的德運為新王朝所克。根據劉氏父子的說法,漢當居火德、尚紅色,火生土,所以代替漢朝的王莽新朝當居土德、尚黃色。此後,中國王朝更迭大多以五德相生來推演。 [7][8]

五行在中醫學有特殊含義。

肝臟主宰憤怒,過分憤怒會傷肝臟;
心臟主宰喜樂,過分喜樂會傷心臟;
脾臟主宰思慮,過分思慮會傷脾臟;
肺主宰悲傷,過分悲傷會傷肺;
腎主宰恐懼,過分恐懼會傷腎。

五方對應五行:東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此模式下,中央土與四方不處於同一個層面,有控制四方之意。 [9]

生成數編輯

五行是戰國政治學的一種哲學系統,戰國儒家把宇宙萬物根據其特徵劃分成火、水、木、金、土五大類(七政的次序),統稱“五行”。五行並非指具體的五種單一的事物,而是對宇宙間萬事萬物的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

如果說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那麼五行可以說是一種源自政治的哲學思想。 《尚書》學派認為,大自然的現象由“火、水、木、金、土”這五種氣的變化所總括,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

五行和陽陰學說一樣,作為漢文化的重要成分,涉及到中醫學、堪輿、命理、相術和占蔔等方面。

目錄

出處及本義編輯

現在說火水木金土的五行者,一般上溯至西漢時期《尚書‧洪範》: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副所長陳久金在關於彝族十月曆的研究基礎上,梳理大量相關古代文獻,得出“五行即五時”的結論[1],五行即古人說的五時、五節、五辰,本是季節、節氣的概念[2]:

五行中“行”字的涵義是行動,而不是物質,五行就是五種不同氣的運動,而氣即指節氣。由此可見,五行原來的意義是天地陰陽之氣的運行,亦即五個季節的變化。 …… 早期的五行決不是單純地指五種物質材料,也不是指一種抽象的哲學概念,而是指一年中的五時或五季。四時之說是後起的,在此之前只有五行而無四時。這說明在上古時代曾經存在一種一年分為五時或五季的曆法系統,即十月太陽曆。 [1]

關於《洪範》五行,有學者質疑,若“初一曰五行”之“五行”系曆法含義,則其與後文所敘歲、月、日、星辰、歷數的“次四曰協用五紀”有衝突,即“九疇”中“五行—五紀”兩疇有重疊,故《洪範》後兩“五行”當全為五材義而用字非“五材”。 《洪範》“初一曰五行”之“五行”,係由“五材”所訛,秦漢時鄒衍式金木水火土五德說已氾濫成大思潮,《尚書》在傳抄中發生“五材→五行”之改奪亦屬可能。 [4]

歷史編輯

中國戰國末年,已經有了一種五材說。從《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和《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到《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的記載,開始把五行屬性抽像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

在戰國晚期鄒衍提出了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用來說明王朝統治的趨勢),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自發地體現了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及其整體把握的思想。就在東漢以後,《內經》把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篡改了春秋時代已經存在的四行學說。這對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荀子將子思和孟軻的學派統稱為五行,並加以嚴厲的批評[5]。 1998年9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龐樸根據馬王堆帛書和郭店楚簡的內容研究指出,子思所謂五行指的是“仁義禮智信”[5]或“仁義禮智聖”這五種德行;這五種德行,後來又合稱為“五常”[5]。

漢代思想家董仲舒認為,木代表仁、火代表禮、土代表信、金代表義、水代表智。

中國哲學史上的五行思想類別,綜合列舉如下:

五行模式編輯

五行可分為生剋五行和五方五行兩種模式。

五行以“比相生、間相勝”的原則形成生剋五行模式。因兩兩之間總會存在“相生”或“相剋”的關係,故五行之間無主次之分,地位對等。

戰國時代齊國人鄒衍發展了陰陽學派,並提出王朝更迭與五行生剋循環之間的聯繫。鄒衍將“五行”推演為代表王朝運數的“五德”,認為五行的循環不僅代表著季節的更替、更是預示著王朝的興衰與更迭。鄒衍將從黃帝到夏、商、週之間的所有朝代更替都解釋為五德的循環相勝,認為當一個新的王朝即將興起之時,上天必會降下與代表著新王朝德運的瑞應徵兆,以預示著舊王朝的謝幕和新一輪王朝循環的開啟。例如,當殷商的金德式微,姬週的火德興起之時,鄒衍如是描述上天的瑞應:

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週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 [6]

以鄒衍的五德說來論證王朝正統性的傳統濫觴自秦朝。據《史記·封禪書》記載:“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龍自然是帝王的象徵,而黑色則是水德之色,由是太史公雲“此其水德之瑞”。由於週居火德,根據鄒衍的理論推演,水克火,秦居水德恰好印證了秦將代周而得天下。據《始皇本紀》載,為了宣揚新朝的德運,秦始皇登基改元後立即宣布改服色為黑,由是“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

秦亡漢興後,雖然新興的漢王朝沿用了五德理論來解釋其王朝正統,但朝野之中對漢朝究竟當居何德運、尚何服色一直爭論不休。高祖建國之初,曾宣布漢承秦之水德、尚黑色。但以公孫臣等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宣布漢當居克秦之水德的土德。雖然此提議遭到了丞相張蒼的反對,但到了武帝太初元年,漢朝終於改朔易服,宣布漢居土德、尚黃色。而到新莽代漢之時,劉向、劉歆父子的新五德說盛行,不但推翻了鄒衍建立的從遠古到週的王朝德運次序,更是提出了新的王朝德運理論:新王朝的德運當由舊王朝所生,而非舊王朝的德運為新王朝所克。根據劉氏父子的說法,漢當居火德、尚紅色,火生土,所以代替漢朝的王莽新朝當居土德、尚黃色。此後,中國王朝更迭大多以五德相生來推演。 [7][8]

五行在中醫學有特殊含義。

肝臟主宰憤怒,過分憤怒會傷肝臟; 心臟主宰喜樂,過分喜樂會傷心臟; 脾臟主宰思慮,過分思慮會傷脾臟; 肺主宰悲傷,過分悲傷會傷肺; 腎主宰恐懼,過分恐懼會傷腎。

五方對應五行:東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此模式下,中央土與四方不處於同一個層面,有控制四方之意。 [9]

生成數編輯

風水 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