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明儀式
神像與神桌
神像需選擇吉日開光,開光所用的鏡子和筆要固定神像旁。神明高度一尺三寸或一尺八寸,宜用木雕,忌用瓷器、銅鑄、玉雕、象牙雕或畫像。供奉神明有觀世音菩薩、關聖帝君、福德正神等,通常依自己的緣份供奉,以單數為吉兆。神明尺寸最小為一尺三寸或八寸八,太小尊與神明爐不成正比,易犯撞心爐煞。
安神位

安神位需乾淨明亮,沖煞者應遠離。安神位需藏風聚氣有靠山,安於生旺之位,忌架空、無靠。安神位不宜路沖,人丁難保平安,事業受阻犯小人。安神位後面不宜廁所衞浴,易造成諸神退位,尤其緊靠馬桶之牆壁最兇,樓梯、電梯、廚房、廁所、房間亦忌。安神位不宜與陽宅反向,稱反龍,最好安與陽宅同向,次安青龍方。反龍者主喧賓奪主,倫理不常。安神位不宜遭樑壓頂,如果樑於神位上方,則改用神明櫃或神明櫥來安神,或用破神位壓樑法除煞。
安神流程
安神主祭者燃香十五柱,按安爐時辰,對準香爐內方位,按時針走向,如子醜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那個時辰安神,就由此宮位一一插入十二時辰豎香方位即告完成,再將手上剩餘的三柱香,平行分開,首先在香爐的正中心,插入一柱,次在正中心龍邊插入第二柱,最後在正中心虎邊插入第三桂,此為三台香。誠心默唸「安爐大吉。神光普照,閤家平安」。開光點眼即恭請神明靈氣凝聚於神像之內,藉由神明的能量來鎮宅避煞,開運改運。
送神與送金紙
安神明完成後需在香爐與神明前分別加持「安定秘字」,香爐插上十二地支香,法師加持金光咒並發毫光。最後化食迴化,主家各位各持三柱香,擲筊請示神明是否安奉適宜,然後燒化金紙(香過三分之二),香煙連續三天不斷大吉。安神明當日下午申時三點至五點,需祭拜地基主,備便菜飯、酒三杯、紅燭、湯圓、碗ERTY等,面向房子中間祭拜或灶位祭拜。桌子不宜太高。安神位完成後,宜三天內香燭不斷大吉。
文章內容目錄
安爐符:保家平安的護身符
安爐符,顧名思義,是專門用於安放神像或香爐的符咒。它是一種傳統道教儀式的重要道具,具有驅邪避煞、保家平安的功效。
安爐符的種類
安爐符種類繁多,但大多數都包含以下元素:
- 中心圖案: 通常是道教神靈的圖像,例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關公等。
- 咒語: 道教符咒,例如六丁六甲、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等。
- 符印: 道教符印,例如九宮八卦、八卦太極圖等。
- 文字: 道教經文或祈福祝禱的文字。
以下表格列出了一些常見的安爐符種類及其功效:
| 安爐符種類 | 功效 |
|---|---|
| 太上老君安爐符 | 驅邪避煞、保家平安 |
| 玉皇大帝安爐符 | 招財進寶、福壽綿長 |
| 關公安爐符 | 忠義護家、事業順利 |
| 文昌帝君安爐符 | 學業進步、金榜題名 |
| 魁星爺安爐符 | 考試順利、仕途亨通 |
安爐符的製作
安爐符的製作需要專業的道教人士進行,他們會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符咒和文字,並按照特定的儀式進行加持。安爐符的製作過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 選紙: 選擇上好的黃紙或紅紙。
- 書寫: 用硃砂或墨水書寫符咒和文字。
- 加持: 誦唸經咒,並用道教法器進行加持。
- 封印: 用符印或印章進行封印。
安爐符的使用
安爐符的使用方法也很簡單,一般只需將其貼在神像或香爐的底部即可。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安爐符要貼正,不要歪斜。
- 安爐符要貼牢固,不要容易掉落。
- 安爐符要定期更換,一般每半年或一年更換一次。
安爐符的意義
安爐符是一種重要的道教文化,它代表着人們對神靈的敬畏和祈求。安爐符的製作和使用有着嚴格的儀式和規矩,這體現了道教對神靈的尊重和對信仰的虔誠。
總結
安爐符是一種保家平安的護身符,它可以驅邪避煞、保家平安,也代表着人們對神靈的敬畏和祈求。安爐符的製作和使用有着嚴格的儀式和規矩,這體現了道教對神靈的尊重和對信仰的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