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

【五行水主哪一味】the |五行相生相剋 |金匱要略 |

薛彤瑤,孟靜岩*

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收稿日期:2018年6月23日;錄用日期:2018年7月2日;發布日期:2018年7月9日

摘 要

五行學說是中醫基礎理論之一,在臨床治療中應用廣泛。由五行相生相剋規律確立的治法在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中就有所應用,包括培土生金法、抑木扶土法及培土製水法,全篇雖未具體提及三法,但是卻將這些思想運用於方劑組方之中。

關鍵詞 :《金匱要略》,五行,培土生金,抑木扶土,培土製水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五行學說是中醫學將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五類物質和其特性及生剋制化規律運用於解釋人體內臟屬性及相互關係而建立的中醫基礎理論。 《尚書·洪範》中論述:“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五行不是指單純五類物質,而是具有木、火、土、金、水對應屬性特點的各種物質。五行之間有著相生和相剋關係,五行相生次序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剋次序為:木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中醫運用五行相生相剋關係確立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中即包含五行生剋治法思想,下面是按照不同治法分別詳細論述。

2. 培土生金法

五行之中,土為金之母,母旺則子強,培土生金法正是按照土生金原則而確立的。培土生金法是以補益脾氣而生肺氣的方法,又稱補養脾肺法,適用於脾胃虛弱,不能滋養肺臟而肺虛脾弱之候 [1] 。此法在《金匱要略》中有兩篇有所運用,分別見於薯蕷丸、麥門冬湯、甘草乾薑湯。

2.1. 虛勞風氣百疾

薯蕷丸

《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篇》第16條曰:“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虛勞風氣百疾,五臟虛損,陰陽氣血俱不足,百脈空虛,抗病力弱,易召風邪,體虛邪滯,為虛實夾雜之候 [2]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運則氣血陰陽生化有源,故治療時重視調理脾胃、扶正祛邪,採用薯蕷丸治療。薯蕷丸由二十一味中藥組成,其中重用薯蕷一味補益脾胃,並加入四君合乾薑、大棗、神曲、黃芪益氣溫中和中,四物合麥冬、阿膠養血滋陰,桂枝湯合桔梗、杏仁、防風祛邪。肺合皮毛,宣發衛氣於皮毛以抵禦外邪,而“風氣”是指感受風邪侵入人體導致的各種疾病,故與肺衛功能相關。方中薯蕷補益脾胃,培土生金,助肺衛功能恢復,合其他滋補之劑調理內虛,並加入疏風祛邪之品助肺衛功能,共同治療此病。本方通過重用補益脾胃之藥治療由氣血陰陽俱虛導致肺衛不固而招致外邪的疾病,為培土生金之法的應用。

2.2. 肺痿

2.2.1. 麥門冬湯

張仲景在將肺痿按病因分為虛熱肺痿和虛寒肺痿,麥門冬湯是仲景針對虛熱肺痿所創的方劑,《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第七篇》第10條曰:“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虛熱肺痿為肺之津液耗傷,虛火上炎導致的肺葉萎弱不用。方中重用麥門冬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並針對咳吐濁唾、短氣症狀加入半夏降逆下氣化痰,人參、甘草、粳米、大棗四味藥則用於補益脾氣,脾為生化之源,脾旺則津液得以化生,培土生金,與麥門冬合用共達滋養肺陰之功效。

2.2.2. 甘草乾薑湯

甘草乾薑湯是仲景針對虛寒肺痿所立的方劑。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第七篇》曰:“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製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其指出此病為肺中虛冷所致,採用甘草乾薑湯溫肺益氣。方中重用炙甘草益氣溫中,合乾薑溫補脾肺,兩藥合用,辛甘化陽,共達溫陽散寒之效。炙甘草、乾薑都具溫補脾胃的功效,脾氣充足則生化有源,肺氣得以充養,病自愈。

3. 抑木扶土法

抑木扶土法是根據五行相剋的規律確立的治法。五行之中,木剋土,因此當木旺乘土的病理情況下,可採用抑木的方法達到扶土的功效。本法在《金匱要略》中有三篇有所體現,分別見於小柴胡湯、當歸芍藥湯、奔豚湯。

3.1. 熱鬱少陽所致嘔吐

小柴胡湯

《金匱要略·嘔吐下利病脈證治》第15條論述“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嘔而發熱,是邪在少陽之證,少陽邪熱迫胃,胃氣上逆則嘔,解少陽鬱熱則嘔吐可止,採用小柴胡湯治療 [3] 。小柴胡湯中組成為柴胡、黃芩、人參、甘草、半夏、生薑、大棗,其中柴胡為君用於疏肝解鬱退熱,配黃芩清熱,半夏、生薑止嘔,人參、甘草、大棗補益脾胃,調和中焦。重用疏肝之品,再配以安中之藥,共同治療熱鬱少陽所致嘔吐,為抑木扶土法的應用。

3.2. 肝脾失調所致妊娠腹痛

當歸芍藥湯

當歸芍藥湯出自《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張仲景曰:“婦人懷妊,腹中絞痛,當歸芍藥散主之”。因肝脾不調,氣鬱血滯,水濕內生而致腹中痛,張仲景重在調肝行氣,兼以養血健脾除濕 [4] 。方中採用當歸、芍藥、川芎疏肝和血;茯苓、白朮、澤瀉健脾化濕。六味藥共奏養血調肝、健脾滲濕之效。然此處抑木扶土法的運用與前方小柴胡湯的運用有所不同:小柴胡湯中“抑木”體現於和解少陽鬱熱,“扶土”體現在和胃;而當歸芍藥散中“抑木”體現在調肝養血,“扶土”主要體現在健脾滲濕。兩方中雖均體現抑木扶土法的思想,但運用上卻不同,這也可見抑木扶土法的運用廣泛,應針對不同病機靈活運用。

3.3. 肝鬱化熱奔豚

風水 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