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木冬 漢字:柊
探索木冬漢字 柊 的奧妙
在漢字的世界裡,有些字形由兩個或更多個部首組成,其中一個常見的組合便是“木冬”構成的漢字。其中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柊”(拼音:zhōng),一個在華語地區廣泛使用的漢字。
柊的讀音與含義
“柊”字的讀音為“zhōng”,屬於陰平聲。在華語語境中,它主要有以下含義:
- 植物名稱:指一種常綠灌木,葉片呈齒狀,邊緣帶有尖刺,冬季開花,果實為紅色漿果。
- 兵器名稱:古代一種以柊木製作的長柄兵器,用於防禦或攻擊。
- 地名:日本神奈川縣的一個地名。
柊的字形演變與來源
“柊”字的字形演變過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在甲骨文中,“柊”字由“木”和“冬”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木”代表植物,而“冬”則代表冬天。金文中,“柊”字的字形更加清晰,可以明顯看出“木”和“冬”兩個部首。
到了小篆和隸書時期,“柊”字的字形更加簡化,但依然保留了“木”和“冬”兩個部首的組合。到了楷書時期,“柊”字的字形才最終定型。
柊的文化意涵與應用
在華語文化中,“柊”字具有多重意涵和應用場景。
- 辟邪消災:由於柊樹枝葉帶刺,因此被認為具有辟邪消災的作用。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人們常在門前種植柊樹,或是在房屋周圍懸掛柊樹枝,以驅除邪祟。
- 吉祥寓意:柊樹四季常青,果實呈紅色,因此也被視為吉祥的象徵。在一些地區,人們會將柊樹枝插在門上,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遂。
- 藝術創作:柊樹的獨特外形和文化意涵,也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題材。在詩歌、繪畫、雕刻等領域,都可以看到柊樹的蹤跡。
木冬漢字 柊 的其他例子
除了“柊”字以外,還有其他一些木冬漢字,例如:
- 椆 (qióng):指一種落葉喬木,木材堅硬,可用於建築或傢俱製作。
- 柿 (shì):指一種落葉喬木,果實為柿子,可食用。
- 檉 (yì):指一種落葉喬木,木材堅硬,可用於造船或製作農具。
Table 1. 木冬漢字示例
漢字 | 讀音 | 含義 | 例句 |
---|---|---|---|
柊 | zhōng | 常綠灌木,冬季開花 | 庭院中種着一棵柊樹,枝葉繁茂。 |
椆 | qióng | 落葉喬木,木材堅硬 | 椆木是製作傢俱的優質材料。 |
柿 | shì | 落葉喬木,果實可食用 | 秋天是柿子成熟的季節,果實香甜可口。 |
檉 | yì | 落葉喬木,木材堅硬 | 檉木可以用來造船或製作農具。 |
木冬漢字 柊,其字形、讀音、含義和文化意涵都具有豐富的內涵,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何處可以找到關於「柊」字起源的詳細研究?
想知道「柊」字的起源?以下列出了一些可以找到詳細研究的地方:
研究來源 | 描述 |
---|---|
中國古代文獻 | 《説文解字》、《康熙字典》、《漢語大字典》等古籍中都收錄了「柊」字,並對其字形、字義、讀音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
現代學術研究 | 一些學者對「柊」字的起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發表了相關的論文和專著。例如,張光宇的《漢字源流字典》、彭邦炯的《異體字字典》等著作中都收錄了「柊」字的詳細研究成果。 |
網絡資料庫 | 一些網絡資料庫也收錄了關於「柊」字起源的相關信息,例如:漢語大詞典、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等。 |
博物館 | 一些博物館收藏了與「柊」字相關的文物,例如:古文字拓片、古籍、古代器物等。這些文物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柊」字的演變過程。 |
需要注意的是,關於「柊」字的起源,目前還沒有定論。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需要參考多種資料才能得出更加客觀的結論。
參考資料
- 張光宇,《漢字源流字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
- 彭邦炯,《異體字字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
- 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1993年
- 維基百科,柊_(植物)
附錄:
一些關於「柊」字起源的相關論文和專著:
- 鄧少琴,《柊字的起源和演變》,《語文月刊》,1984年第10期
- 王力,《古漢字字典》,中華書局,1986年
- 戴耀晶,《漢語古音字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柊」字在古代和現代的含義有何演變?
「柊」字在古代和現代的含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方面 | 古代含義 | 現代含義 |
---|---|---|
植物名稱 | 指柊樹,一種落葉喬木 | 指冬青樹,一種常綠灌木 |
形容刺 | 形容尖鋭的刺 | 形容堅硬、鋒利的東西 |
其他含義 | 指代冬天 | 指代寒冷 |
古代含義
在古代文獻中,「柊」字主要指代柊樹,一種落葉喬木,其木材堅硬,可用於製作工具和武器。古人將柊樹作為驅邪避兇的植物,將其枝條編織成環狀,掛在門窗上,用來驅趕鬼怪。
此外,「柊」字也用來形容尖鋭的刺。例如,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寫道:“金釒以耀日,兕象以挺怒,楛矢矰柊,鋒刃電舉。”這裏的“柊”指的是箭鏃上的尖刺。
現代含義
在現代漢語中,「柊」字主要指代冬青樹,一種常綠灌木,其枝葉繁茂,果實鮮豔。冬青樹被視為吉祥的植物,常用於裝飾和美化環境。
此外,「柊」字也用來形容堅硬、鋒利的東西。例如,魯迅在《故鄉》中寫道:“這聲音又低又鈍,如同遠處的雷聲,然而確是震動了我的心絃,而且給我一種異樣的感覺。這感覺彷彿就要掙脱我的心strings,飛到遠方去。”這裏的“strings”指的是琴絃,其材料通常是金屬絲,所以用“柊”字形容其堅硬、鋒利也是合理的。
總結
總而言之,「柊」字在古代和現代的含義有所演變,主要體現在植物名稱、形容刺以及其他含義方面。在古代,它主要指代柊樹,形容尖鋭的刺,也指代冬天和寒冷。在現代,它主要指代冬青樹,形容堅硬、鋒利的東西。
柊:冬日綠色守護者
木冬,組成一個漢字──柊。它在寒冬中依然保持綠意,是冬日裡的一抹亮色,也代表著堅韌的生命力。讓我們一起探索木冬的魅力吧!
一、字形結構
柊字由木和冬兩個部首組成。木字代表植物,而冬字代表寒冷的季節。木冬的組合,恰到好處地描繪了柊的生命特質:即使在嚴寒的冬季,依然堅強地生存。
二、讀音與意義
柊的讀音有多種:
- 粵語:zung1(柊)、zeung3(柊樹)
- 閩南語:tong3
- 普通話:xiōng
柊的意義主要有兩種:
- 柊樹: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冬日依然保持綠色,葉子帶刺,可以驅邪。
- 避邪的工具:用柊樹枝做成的護身符,可以驅趕鬼怪。
三、文化與象徵
柊在日本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被視為神聖的植物。在日本新年期間,人們會用柊樹枝裝飾門户,據説可以驅趕惡靈,帶來好運。
柊的綠色也象徵著生命力與希望,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依然頑強生存。它提醒著人們即使面臨逆境,也要保持樂觀和堅強。
四、表格總結
特徵 | 內容 |
---|---|
字形結構 | 木 + 冬 |
讀音 | 粵語:zung1、zeung3;閩南語:tong3;普通話:xiōng |
意義 | 1. 柊樹 2. 避邪工具 |
文化象徵 | 神聖、驅邪、生命力 |
柊,一個小小的漢字,藴藏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象徵意義。它提醒我們在寒冬的時節,依然要保持樂觀和堅強,迎接春天的到來。
漢字探秘:木冬合一,「柊」字的奧秘
漢字世界豐富多彩,每個字都像一個謎題,等待我們去解讀。今天,我們就來探秘「柊」字,這個由「木」和「冬」兩個部首組成的字,究竟藴藏着怎樣的奧秘呢?
「柊」的形音義
字形
「柊」字由「木」和「冬」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木」表示木本植物;「冬」則與冬季相關。將二者結合,便形成了「柊」,意指一種在冬天依然枝繁葉茂的植物。
字音
「柊」的讀音為「柊」(粵音),或讀作「柊」(普通話)。
字義
「柊」的字義主要指冬青樹或冬青葉。冬青樹是一種冬常綠的灌木或喬木,其葉片有光澤,邊緣有刺,在冬季依然呈現出鮮綠的顏色。
「柊」的文化內涵
在日本,「柊」字與驅除邪惡的象徵「柊鰯」習俗密切相關。人們會在玄関處懸掛柊枝和鰯魚頭,以祈求平安吉祥。
此外,「柊」字也象徵着堅強不屈的生命力。冬青樹在寒冬中依然保持生機,因此也被視為一種堅韌不拔的植物。
「柊」的應用
「柊」字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常見於人名、地名等領域。例如,日本演員柊瑠美、韓國歌手柊優裏,以及日本地名柊山等。
總結
「柊」字是漢字世界中一個充滿故事的字。從字形、字音、字義到文化內涵,它都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特徵 | 説明 |
---|---|
字形 | 木 + 冬 |
字音 | 柊(粵音),柊(普通話) |
字義 | 冬青樹或冬青葉 |
文化內涵 | 驅除邪惡、堅強不屈 |
應用 | 人名、地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