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隱一詞,源自《漢語大詞典》中,指猶隱藏、遁世隱居之意。在唐朝柳宗元的《龍安海禪師碑》與《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皆有提到「遁隱」之詞。文中提及,遁隱者不與外界接觸,不受世俗紛擾之影響,與自然相處,為自我修行的隱逸方式。此外,近代文學家郭沫若也在《我們的文學新運動》中引用「遁隱」一詞,表述作家應遠離污濁的社會,在山中修身養性,以逃避人生的苦難。
詞義 | 出處 |
---|---|
猶隱藏 | 《始得西山宴遊記》 |
遁世隱居 | 《龍安海禪師碑》 |
遠離紛擾 | 《我們的文學新運動》 |
由此可見,「遁隱」一詞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含義,但其隱藏自我、超然物外的內涵始終存在。
莫得遯隱意思:探討中國傳統隱居觀的演變
引言
「莫得遯隱意思」一詞道盡中國傳統隱居觀唸的內涵之深遠,展現了隱者追求精神自由與避世情懷的複雜心境。探討其意義有助於理解傳統中國士人的心態及其對社會變遷的影響。
隱居觀唸的起源
隱居觀念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道家思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道家人認為宇宙萬物皆為虛無,人當順應自然而行,出世避難於塵俗之外。
漢朝以後,儒家開始吸納道家隱士思想。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治世應重視禮法,然「非其時則退而守道」(《漢書‧董仲舒傳》)。這表明儒家士人開始接受在亂世中「遯世避難」的觀念。
魏晉時期,玄學流行,「得意忘言」(王弼語)、「言不盡意」(劉勰語)的觀念盛行。士人在紛繁的政治鬥爭中難得其志,紛紛尋求精神上的寄託,以隱逸避世的方式追求心靈的自由,呈現出一種特殊的「士隱合流」現象。
隱逸的類型和表現方式
中國的隱居觀念具有多樣性,表現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和具體人物身上有不同的特質。主要類型包括:
類型 | 特質 | 代表人物 |
---|---|---|
出世型 | 完全脱離塵世,尋求精神解脱 | 陶淵明、謝靈運 |
入世型 | 雖隱居山林,但心繫天下,積極參與世事 | 范仲淹、歐陽修 |
半隱型 | 一方面遁世離羣,一方面又與世俗有所接觸 | 司馬光、蘇軾 |
隱居的原因
中國士人選擇隱居的原因錯綜複雜,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 政治環境:亂世戰禍、政治高壓時,士人常被迫遁隱以保其身。
- 個人志向:一些懷才不遇或厭倦官場爭逐的士人主動選擇退隱山林,陶冶性情。
- 社會風俗: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隱士精神備受推崇,是一種自我清高的道德修養體現。
- 經濟條件:富足的生活可以支撐隱居所需的物質基礎。
隱居的影響
隱居觀念對傳統中國社會產生了多方面影響:
影響領域 | 正向作用 | 負向作用 |
---|---|---|
政治 | 提供政治避風港,維護社會穩定 | 消磨士人心智,削弱國家治理 |
學術 | 促進學術獨立、思想碰撞 | 導致學術停滯、人才外流 |
文化 | 豐富了文學和藝術創作 | 助長消極遁世風氣,不利於社會進步 |
結論
「莫得遯隱意思」體現了中國士人在亂世中的求生之道和心靈追求。雖然隱居觀念具有積極的一面,如修身養性、保持獨立人格,但在長期演進中也產生了一定的弊端,制約了中國傳統社會的良性發展。在當今時代,我們應當批判性地繼承傳統隱居文化精髓,積極入世,建功立業。
延伸閲讀…
文章內容目錄
“莫得遁隱”中的“遁”字是什麼意思
遁隱意思,遁隱注音,拼音- 三度辭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