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聞而不嗅?鮑魚之肆的「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命理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聞而不嗅?鮑魚之肆的「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鮑魚之肆與君子交友

引言
俗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指環境對人的影響至關重大。孔子曾言:「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此言強調,與品行良善者相處,潛移默化間也會感染其美德;反之,與心術不正者為伍,久久亦會沾染其惡習。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Play

鮑魚之肆的寓意
「鮑魚」在古代並非指今人所知的珍貴海鮮,而是醃製的鹹魚。鹹魚氣味濃烈,長期處於其中的人便會逐漸習慣其臭味,不再感到刺鼻。此處之「鮑魚之肆」比喻惡劣的環境或與人品低劣者相處。受其長期薰陶,人會麻木不仁,對惡行視若無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子曰:「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觀察一個人日常來往之人,便可推知其品性。若時常與賢者相處,耳濡目染之下,自身修養亦會提升;相反,倘若與邪惡小人為伍,將容易被同化。因此,君子應慎擇朋友,遠離小人,親近賢德之人。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子夏與子貢的不同交友觀
子夏和子貢皆為孔子的得意門生,但其成長環境與人生追求卻各有殊異。子夏自幼家境貧寒,不慕名利,鑽研學術,廣交德行高尚之士。子貢則更為務實,擅長外交辭令,積極參政議政。孔子曾以「鮑魚之肆」諷刺那些與小人周旋而不自知者,而子夏與子貢便是這兩種交友觀的鮮明對比。

西河設教與入仕為官
子夏在孔子歿後,前往西河講學,授徒三百,其中包括吳起、李悝等賢士,而魏文侯亦尊其為師,求教音樂之道。子貢則選擇入仕為官,發揮其政治才幹。二人之志向雖殊,卻皆在各自領域成就斐然。

結語
孔子教導後人:「不知其子,視其所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交友與環境對人的影響不可小覷。有志君子應潔身自愛,遠小人而親賢者,方能薰染良氛,陶冶高尚的品德。

《鮑魚之肆,臭覺之盲》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古諺形象地比喻了人在長期浸染某種環境中,對其弊端和不足會逐漸麻木失覺。本文將循著「鮑魚之肆」的隱喻,探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嗅覺盲點,並試圖挖掘其中的成因與對策。

「鮑魚之肆」的嗅覺麻痺

「鮑魚之肆」指的是販賣鮑魚的魚肆。鮑魚因其富含蛋白質和營養素,具有較濃的海洋腥味。在鮑魚之肆停留時間較長的人,會逐漸適應這種腥味,甚至可能聞之不覺。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具有適應性和過濾能力,可以對持續性的刺激逐漸減弱反應。

這種嗅覺適應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例如:

  • 長期居住在交通繁忙地區的人,逐漸對噪音麻木。
  • 從事化工行業的人,逐漸對化學氣味失去敏感度。
  • 吸煙者,對香煙煙霧的刺激性逐漸不感到不適。

隨著時間推移,我們的大腦會將這些持續性的刺激歸類為「背景噪音」,不再主動予以關注。結果,我們對環境中潛在的危害或不良影響的警覺性下降,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嗅覺麻痺的成因

鮑魚之肆的嗅覺麻痺現象,其成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方面:

成因 解釋
大腦適應性 大腦會自動對持續性的刺激減弱反應,以節省認知資源。
認知偏誤 人們傾向於合理化周圍環境中的不適,以減輕心理壓力。
社會壓力 出於社會認同,人們可能隱忍或忽略某些不適,以符合羣體規範。
利益驅動 為了經濟利益或其他個人需求,人們可能主動忽視環境中的不良影響。

突破嗅覺盲點

克服嗅覺麻痺現象,需要我們有意識地採取以下措施:

  • 暫時離開環境:定期離開長期浸染的環境,讓感官有機會「重置」,重新獲得對刺激的敏感度。
  • 尋求反饋意見:向他人請教意見,獲得不同視角的觀察,破除認知偏誤。
  • 設定閾值:建立明確的環境標準,一旦觸發閾值,立即採取措施改善情況。
  • 保持批判性思維:對環境中的一切刺激保持懷疑態度,避免輕易合理化或忽略潛在問題。

結語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的嗅覺盲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無處不在。這種適應性雖有其進化上的優勢,但也可能讓我們對環境中的危害和弊端視而不見。

通過理解嗅覺麻痺的成因和對策,我們可以更加自覺地關注感官體驗,避免陷入「鮑魚之肆」式的盲點。唯有保持敏感的嗅覺,才能及早發現環境中的潛在風險,維護我們的健康和福祉。

延伸閲讀…

鮑魚之肆- 教育百科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編輯總資料庫] – 成語檢視

風水 玄學